网站首页砂料论述证书一览藏砂文化作品展示艺师推荐留言板联系方式

简   介
    创建人郭正明1945年生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农村为紫砂厂制作紫砂壶。七十年代末进入丁蜀陶瓷企业,对各种紫砂泥料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八十年代中期,从事紫砂壶的经营。期间接触到了大量精品茗壶。出于对紫砂文化的喜爱,研究了大量的紫砂史料,醉心于优质原矿的收藏,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创建了“正明藏砂”。

砂料论述
    当今国人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倍加重视与喜爱。紫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使广大爱好紫砂文化的壶友真实、真正的了解紫砂,现将目前为止唯一具有权威性和实际参考价值的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定稿的公司内部资料《宜兴陶瓷原料矿产资源》一书摘要如下:
    一,宜兴陶土矿床工业分类
    宜兴陶土按其特征和用途主要可分甲泥,白泥、嫩泥、紫砂泥、小红泥、紫红泥等六类。
    甲泥俗称夹泥,当地常据颜色等特点和产地分别称谓,如紫泥、红泥、乌泥、绿泥、白麻子泥,红麻子泥、本山夹、东山夹、青龙夹、涧众夹、……等等,甲泥属粉砂质泥岩(粘土)或泥岩。它是日用陶瓷的主要原料,也是建筑园林陶和美彩陶的重要原料。所成矿床称陶土(甲泥)矿床。
    白泥为浅灰色含粉砂粘土或粉砂质泥岩:它是生产砂锅等小日用陶瓷、化工陶、建筑园林陶和美彩陶的主要原料。以其地名也冠以不同称谓,如南山白泥、新芳白泥、兰右白泥等。所成矿床称陶土(白泥)矿床。
    嫩泥是泥质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以其颜色鲜嫩而得名。它为含粉砂软质粘土或泥岩:当地常据颜色,结构构造不一,而称馒头泥、嫩夹、灰夹、黄夹、红筋底板泥等;嫩泥质地细腻,具高可塑性,结台性能好等特点,常作陶瓷原料的结合剂,属当地用量较多的三大泥科之一:所成矿床称陶土(嫩泥)矿床。
    紫砂泥为暗紫红色、紫红色含铁粉砂质粘土(泥岩)。它是甲泥的一种特殊类型,常以透镜状产于曱泥矿层中上部,广义的紫砂泥包括紫泥、红泥和绿泥等,它们均可制作紫砂陶器。紫砂泥一般在开采甲泥过程中精选而出。
    小红泥和紫红泥是近年开发的两种陶瓷原料。小红泥外观呈黄绿、土黄色,岩性为粉砂质粘土岩;紫红泥呈紫红色,岩性为粉砂质泥岩:以上两种泥料是日用陶和园林陶的原料之一:所成矿床分别称陶土(小红泥)矿床和陶土(紫红泥)矿床。

二、矿石质量特征
1、各类陶土矿石外观特征
    甲泥:呈紫色、暗紫色、灰紫色及杂色,粉砂泥质结构或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质地不坚硬,端面参差状具粗糙感,泥质结构者具滑感,常见绿色和紫红色斑点(块)。
    紫砂泥:呈紫红、暗紫红色,局部夹不规则状绿色斑块,粉砂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含铁质见少量鳞片状白云母,具滑感,矿石比较重大。
    白泥:灰白。浅灰带红,带黄色调及灰绿色,泥质或粉砂泥质结构,少数为泥质粉砂结构,块状具滑感,含少量石英及鳞片状白云母。
    嫩泥:灰白、浅黄、白色或灰白带红色条带,泥质结构,块状构造,质地松软呈土状,具滑感,遇水易化,粘性强。
    小红泥:浅黄绿色,土黄色,泥质至粉砂泥质结构,致密块状,不坚硬,含少量白云母及褐铁矿。
    紫红泥:呈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块状构造,较坚硬,矿石具不规则状或贝壳状断口,表面较光滑,断面粗糙,矿物颗粒较细,局部见少量绿白色小斑点,含少量包云母。
   
宜兴陶土矿化学成分的特点是A1203含量中等,SiO2和Fe2O3较高,后者可高达10%以上,这是由于陶土中含石英和铁矿物造成的。但就Fe2O3含量来说,白泥属例外,其含量明显低于其它泥类,一般在1.5%以下。其中个别矿床(如新芳白泥矿)的矿石中Al2O3含量高,>30%,Fe203含量低,<0.5%。紫砂泥的化学成分与甲泥相当,但Fe203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甲泥。此外,宜兴陶土矿中CaO和MgO含量较低,K20含量稍高且大于Na20的含量,而S03含量很低。

 
[1] 2 
 

郭正明

五彩段检测证书

鲨鱼皮检测证书
    这里是正明藏砂的紫砂网站。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参观,让我们一同学习进步!!一起为宜兴的紫砂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本网站有我们的很多紫砂作品,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多多给予意见和建议。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