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古证实紫砂器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在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史上,明中期以前古人喝茶的方式为“煮茶”。所谓“煮茶”即是将紫砂大壶或吊在三脚木架之上或搁在竹炉、风炉之上,以火煮之。那时的紫砂大壶古人称之为紫砂茶具,而非紫砂壶。这便是紫砂壶的前身。正明藏砂所练砂料由于是采用传统工艺与传统配方的手工泥料,故气孔率高。所作的紫砂茗壶在一定烧成温度下都可以置于明火之上煎煮。


煮茶中

煮沸后

煮沸后

品名:仿古 泥料:老壶泥 该泥1165℃的成色
煮过茶后的壶

煮过茶后的壶

煮过茶后的壶

品名:仿古 泥料:老壶泥 该泥1180℃时的成色
泥料简介:该泥1170℃呈紫褐色,1180℃紫中泛蓝。底、中层均匀分布黄色砂粒,色泽古雅。历史上代表作品有:陈曼生茗壶、程寿珍仿古、掇球壶。